【南方日报讯 (记者/张玮)】“深圳的转型离不开港澳及大湾区建设,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深圳会在推动港澳一体化上做出探索和特殊贡献。”记者9月11日从马洪基金会获悉,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前日出席“2017秋季马洪基金会理事报告会”,并发表题为“‘一带一路’——经济全球化的新主角与开放转型的新动力”主题报告。
迟福林说,在经济全球化新十字路口,“一带一路”加快形成我国对外开放的大平台、大通道、大布局,赢得国内经济转型和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动。“在经济全球化的新背景下,‘一带一路’已经从以65个国家为主体、以亚欧合作为重点,逐步扩大到全球的‘65+’。目前,‘一带一路’框架内的基础设施在建项目已经覆盖44个国家。未来10年,要加快打通其在陆上、海上、空中的贸易流、物流、人流、信息流通道,形成放射性、网络化的交通布局,着力构建连接我国与自由贸易伙伴的经济大走廊,提升贸易物流便利化水平。”迟福林认为,“一带一路”将促进“二次开放”。
迟福林说,“一带一路”也是推进自由贸易进程的重大举措和开放转型的重大机遇。他建议,抓住机遇,以服务贸易为重点加快自贸区转型,支持现有自贸区在服务贸易发展和服务业市场开放上先行先试。同时,积极展产业项下的自由贸易政策,从不同区域的特定优势出发,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率先实行旅游、医疗、健康、文化、职业教育等产业项下的自由贸易政策。此外,还要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一体化,“当前重要的是在管住货物贸易的同时,全面放开人文交流”。
毗邻香港、拥有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创新动能强劲的深圳如何定位自身在“一带一路”中的角色?迟福林指出,未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会将泛南海的发展作为突破口。深圳的地理位置处在泛南海的范围中,且发展迅速,可定位为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