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媒体视角 > 其他活动报道

其他活动报道

南方日报 | 2035年的深圳应如何规划?专家:“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幸福”

更新时间:2019-01-07

      深圳正值转型的关键期,需要新的规划指引城市走出一条有特色的、示范性的均衡发展道路。12月19日,记者从深圳市马洪经济研究发展基金会获悉,该基金会日前举行畅谈“深圳2035城市总体规划座谈会”,邀请各路专家为深圳城市未来发展蓝图建言。



      中国幸福研究院院长徐景安认为,深圳未来总体规划最重要的不是硬件规划,而应将提高民族幸福感和满意度作为新一轮的改革目标,希望深圳向全国提供一个“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幸福”的新经验。



 “公共服务应更多覆盖低收入人群”


      徐景安表示,目前深圳对人才的优惠政策主要以高技术、高学历为标准来提供落户奖金、住房补贴、人才住房等。而一些非深户的低收入人群生活条件堪忧,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经济发展不一定带来幸福感,经济不过是纲,幸福是目,希望深圳2035规划在公共服务政策上,将更多地服务覆盖低收入人群,重视大多数人的幸福感。”徐景安说。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于长江则认为,深圳2035总体规划不应仅仅是鸟瞰式、远观式的,可从个体出发,强调总体规划的个体感受、个体视角、个体思路或个体思维,关注个体的舒适度和幸福感。“如果每天上班通勤时间要花1—2小时,工作效率就很低。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几种人,比如马化腾这类特别高端的企业家、普通白领、生产线上的打工者、商贩等,分别从个体角度去看其生活效率如何,当这些效率都高了,则自然是幸福。”


      于长江建议,总体规划建构出一种测量方法,专门负责测量个体对城市规划的感受,通过汇聚个体感受,反推出城市真正需要的总体规划是什么。




“应为社会关系和未来社会稳定做规划”


      来自美国的人类学博士马立安从个体的角度讲述了她眼中的规划。“深圳2035规划是为未来所做的规划,应更多的关注儿童群体成年后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城市,他们才是城市未来的主人公。”马立安呼吁总体规划不可忽略孩子的需求。



      王富海也赞成“为社会关系和未来社会的稳定做规划”的理念,认为城市中的空间就是社会关系,如果不把空间摆好,而空谈为公众服务,则缺少了一个好的平台。


      “人地关系是目前深圳面临最大的问题,空间缺乏是大量的,即便释放出一些生态线也根本满足不了。因此应该把生态线保住,在土地空间大缺口现状下来做规划、提模式。”王富海认为,总规首先要确定稳定的城市结构,让城市更新、发展可以有条不紊地走下去。其次注重空间政策,他表示今后城市的竞争不是人才的竞争,而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住房政策实际上就是人口政策。



“总规制定思路应从关注增长向关注实质性发展转变”


      “城市是复杂的巨系统,以前的规划强调的是计划的落实,现在的规划更多强调需求的落实。”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盛鸣建议,制定总规时应从三方面考虑,一是增长带来的发展有限,总规应坚持公共价值导向,从关注增长到关注实质性的发展进行转变;二是有别于其他城市,深圳已经进入到城市规划的“下半场”,城市发展的模式应从价值导向过渡到以人为核心;三是深圳要往外围寻找发展空间,通过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来发展区域经济。



      马洪基金会创会理事长、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理事长李罗力则具体地以“人性化、民本化、洁净化、环保化、国际化、智能化”来阐释自己对深圳建设国际一流先进城市的期许。

其中,“人性化”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包括电梯、过道、扶手、厕所、信息指引等,不仅是对残疾人,对老人、小孩、旅客、病人等也应尽量实现无障碍;二是改变过去以机动车道路建设为主要方向,充分考虑市民骑行需求,重视非机动车的道路规划;三是应对绿色步道有充分考虑,包括在密集城市空间的高楼大厦之间建立更多的风雨连廊;四是学习发达国家城市经验,多建一些“口袋公园”。“比如加拿大多伦多几乎每个街区都有一个小公园,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里面的儿童游乐设施、老人和游人休憩空间、花草树木都很齐全,让人随时随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活乐趣。”


      “民本化”则是要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学校、医院、文化、娱乐、公共交通等。此外,应给慈善组织和社会公益组织提供更多空间和设施,让这些组织在扶贫、济困、助残、养老、育幼、助学、助医等方面能更多地发挥作用,让深圳成为领先全国的首善城市。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