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发起成立“共享私家车-小红帽志愿者项目”,私家车主承诺参加志愿车服务活动,共享私家车,可获取志愿服务分。在昨日举行的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也提出停车、违章等系列法律问题要清楚,交警部门也认为要规划好法律问题。
共享私家车做志愿者车
在昨日举行的“共享私家车———小红帽志愿车主题研讨会”上,巾帼志愿者协会发起成立了小红帽志愿车项目,只要每名私家车车主愿意承诺一年自己带车或共享自己的车辆参加3次志愿车服务活动,即可参加该计划。车主服务时间和共享车的服务时间都将计录V分(志愿服务分),用V分可以在平台上置换爱心企业的捐助,享受企业提供的各类优惠活动。研讨会是由马洪基金会·智库百人会主办,深圳关爱办作为指导单位。
“以往志愿者去帮助老人时发现找不到车,有时等40分钟等不到车,还有每次费用几十块钱谁来出?”发起人李敢介绍,那么车能不能计入义工工时?由此产生志愿车的想法。他还在滨河大道做过一次调查,当时数了325辆车,有286辆车是一个人开。还有很多公务车,在上下班期间都是闲置,这些都可以利用起来。深圳有300多万辆私家车,一旦利用起来,资源很大。因此,能否从法律上去论证,把人做志愿者、车做志愿车?
李敢认为,深圳地少人多,城市中心区人口密集,车辆拥堵问题严重。路面和停车场都面临巨大压力,可扩展空间有限,但另一方面深圳整体富裕程度高,人口比较年轻化,家庭购置多辆车的愿望强烈,青年人购车欲望也很强,如何能够有效盘活现有存量的上百万辆私家车,减少家庭购置多部汽车,打消或延缓青年人购车需求,需要在限牌、禁行等刚性措施之外,增加更柔性的方案。
深圳是一个志愿者之城,诞生过全国最早的注册义工组织———红马甲,它已成为深圳城市名片。如何让更多有需要帮助的人,及时获得帮助,让志愿服务更有效率,更体现即时性,同时弘扬一种好人有好报的文化理念?
李敢介绍,目前,巾帼志愿者协会找到一家基金会支持安装第一批的智能车系统在共享私家车上,价值5000元,使车子24小时处于保护、监控状态,保护汽车不被人乱使用,当需要保护隐私的时候可以关掉这一系统,系统还有人脸识别。而车主要签约进入社群,才能使用共享私家车。这些汽车都在交警部门登记过,使用时不需充值,也不用交押金,完全公益,但是共享私家车主提供志愿服务后可以积分。积分如何兑现,可以联系一些企业进行兑换等。
要解决好停车违章等系列法律问题
讨论时,深圳心理咨询行业协会会长蒋平表示,“建议一定要对加入的人设置资格审查条款,不是所有人都能上去。比如说新手开老手的车刮花了、撞死人了,或是已经有三单罚款又上去加多几单,很多细节问题都要考虑。”蒋平建议,要广泛征询意见,把所有的人担心什么都列上,再细化推广比较好。
李敢介绍,车主一定要审查过,违章也要清理干净,还需要担保人,谁引荐你到志愿车俱乐部的。另外,会记录驾驶习惯,如果使用人驾驶习惯不好,要把评分降低,变成三星级以下就不能再开别人的车,想开别人的车,驾驶习惯必须达到四星以上。
“担心志愿者的入会条件怎么审查,出了问题的人怎么清除,怎么有退出机制。”李罗力理事长则认为,能不能设定一定的机制,只开自己的车做志愿者,自己的车是志愿车,自己是志愿者,然后再把范围逐渐扩大,把别人的车辆共享,这样事情就简单化了。
智者张媛媛则提出,这个项目不错,但有关交通事故、保险,法律问题要清楚,让人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得到保证,另外也要保护好隐私。
深圳交警局车管处的交警罗云介绍,建议把人的问题、车的问题、规则的问题、法律风险保障的问题规划得特别详细和完整。从公安交通管理的角度号召的是绿色出行,把车放下来骑单车、走路、坐公交。
“更多的人还主张人车不分离,自己的车自己做志愿服务,带自己车来做比较靠谱,这个项目要做好的话,还要多做调研。”巾帼志愿者协会的会长徐琳提到,协会也在考虑专业志愿服务的升级,从志愿者到志愿车是质的飞跃和转变,目前协会30个服务基地覆盖深圳,有50个高级顾问,还要征求更多专家团队的意见。这个项目如果充分地运用好资源和平台,在全国应该会有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说法
律师建议:厘清相关法律问题
北京盈科深圳律师所的律师高立明也提到法律建议。“不管是自驾车还是把车给他人驾,停车、违章带来一大堆的法律问题,建议由专业的律师对所有的法律文件专门起草一整套的法律文件。”高立明说,平台至少有一个车主公约,油费、停车费是自己承担还是别人承担?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处理?加入要提供合法资料,要提供真实的身份、住址、联系电话等。
“一般来说,车辆出问题一定要找到责任人,要有人承担他应该承担的责任,无论是交通违法还是事故,发生交通事故方面会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大家提了很多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