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由深圳市决咨委、深圳智库联盟主办,马洪基金会协办的2021年深圳智库联盟第二次峰会在深圳人才研修院智汇中心顺利举办。本次峰会以“深港口岸经济带建设”为主题,交流探讨在双区驱动和双区叠加背景下,建设覆盖深港口岸经济带及更纵深腹地的香港北部都会区。全面深化深港合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深港口岸经济带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下报道来自《香港商报》。
10月20日下午,由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深圳智库联盟主办,马洪基金会协办,以「深港口岸经济带建设」为主题的「2021年第二次深圳智库峰会」在深圳市人才研修学院举行。
出席嘉宾有:深圳智库联盟理事长、市决咨委专职常务副主任高振怀;深圳智库联盟副理事长、市决咨委刘忠朴专职委员;深圳市原政府副秘书长南岭;市委政研室王汝津副主任;市国资委深圳资本董事长胡国兵;智库联盟副理事长、市委党校谢志岿副院长;前海创新研究院谌鹏秘书长;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陈广汉;深港澳科技联盟顾问张克科;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总规划师邹兵;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员张玉阁等。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民建联立法会议员刘国勋则通过视频联机发表观点。深圳智库联盟常务副理事长、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马洪基金会理事长郭万达担任主持。
高振怀:竞争中立、公平竞争、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希望在立法、政策、治理上有突破争取全国人大立法,全面规定自由港内的法律制度争取更多授权;企业经营自由、资金便捷流动、人员自由进出、信息自由流通。放开国际权限限制、网络;建法定机构为主导,高度的市场化治理格局。
此外,应大胆借鉴香港法定机构的模式,港资港法港仲裁,以竞争中性为核心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竞争中立、公平竞争、阳光普照,所有的市场主体都是平等的。这是营商环境最根本的东西。
方舟:深港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模式
建议可以先从几个特定区域开始做起。首先是前海和南山区,深圳湾大桥南侧香港北部都会区规划里有流浮山创科区的园区规划,可以利用前海、南山优质的科技资源反向在香港靠近口岸的地区建立共建、共管、共享的特殊合作区,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模式。这个区域可以由深圳指定机构作为前海管理局的代表,港方也可以成立类似于新加坡淡马锡政府投资公司,合作共同管理整个区域。
河套也可以借鉴横琴模式,参照香港自由港的模式进行管理,真正实现两地的人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全面自由流动。罗湖文锦渡,可以参照河套模式做成罗湖的河套区,包括可以建成医疗特区或是其他特殊用途的平台;利用沙头角中英街现有的通关安排,把一条线在深圳一侧扩大,扩大成面,变成涵盖面积比较大的特殊区域,两地的人都可以出入境。
刘国勋:基建先行,全面连通港深铁路交通网络
河套区正施工,且重建后的皇岗口岸已预留了位置给香港的铁路,可以把北环线支线尽快兴建起来。深圳和香港合作可以先把几条建起来,如北环支线,洪水桥-前海铁路。基建先行,全面连通港深铁路交通网络。
同时建议保育合作,沿着深圳河发展,北部都会区湿地系统和相关生态与深圳大湾区城市发展及生态环境状态息息相关,订立协调的保育措施及协作计划,交流生态保育经验,提升整体生态环境容量及质量,包括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生态走廊。另外呼吁促进港深民间交流,成立北部都会发展联盟。
陈广汉:通关模式「一地一检」
通关模式最重要的是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现在香港讨论几种模式,两地两检、一地两检、两地一检,最重要的是一地一检,最重要的是数据共享。
物理体制的对接,交通体制对接,合理安排人流、物流的关系,人流和物流并重,人流优先。香港还在做跨境物流园,这个就是过时的思路。特别是有些跨境地区的物流园、科技园要协调好,口岸的功能发生了变化,要服务于科技转型,深港科技创新的大产业合作思路。
张克科:港人港税港式服务
香港与内地的制度和标准不一致,谁最国际化?谁最优惠?谁最市场化?谁最有发展潜力?就靠谁,应有不同的原则和不同的配置方案。
建议对河套深港合作区里面深港高科技企业、服务业企业和创新企业给予特别的认证通行证,实行信息流、物流和基本设施、实验设备的等予以海关备案放行确保畅通。
同时建议,支持港企通过香港科技园在这里的服务驿站做到港人港税的方式,让香港企业真正在合作区融为一体,对等方式在香港的科技园给深圳做湾区驿站,使深圳的企业在河套注册的企业可以享受香港服务。
邹兵:香港北部都会区的人是从哪儿来?
关于北部都会区,香港过去做发展策略没有这么大手笔,转身向北,250万人、65万人的就业岗位,实际上意味着20年再造一个新香港。
香港北部都会区的人是从哪儿来?港岛过去的吗?可能有一部分,250万人哪儿来,65万就业岗位的类型和产生方式是什么?初步的设想,国际形势的变化,内地、香港把大量的子女送到国外留学,有大量需要回归,他们那种生活方式回归到哪里?可能是在北部都会区,毕竟这一块还是海洋文化、海洋法系,即使深圳最开放还是有制度不一样,应是新香港人、新香港空间的载体。
张玉阁:产业如何协同?是北部都会区成败关键
口岸经济带和北部都会区是一个产业协同,按照北部都会区的概念来看,香港有一些产业实际上是待形成,未来两地的的问题。产业如何协同?是北部都会区成败关键。
应升级口岸经济带,构建「深圳南+香港北」的梦幻组合,打造以轨道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共同发展节点经济或是通勤都会区的概念。同时应优化深港共商共建体制、构建「港中有深、深中有港」的跨境双城生活空间。(记者 黄凤鸣)
点击阅读图文并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