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吴敬琏:刺激政策弊大于利 停止无效投资

更新时间:2014-06-24

 

    全面深化改革成为共识。中国正在从一个半市场半统治的经济向以法制为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转型。6月11日晚,在长安讲坛上,中国经济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荣誉成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如是说到。

    

    在这个转型中,兼有过去和未来的经济制度因素。随着此消彼涨,中国面临两种可能的前途。一种是,旧体制的遗产被消除,形成以法制支撑的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另一种是,旧体制的遗产越来越强势,走向国家资本主义。

        

    "在中国的历史条件和政治文化背景下,这是一个很危险的道路。因为这种国家资本主义往往它就会变成权贵资本主义。"吴敬琏警示到。

       

    事实上,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已经提到,要求消除阻碍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过,《决定》并没有得到有力的贯彻执行。

       

    吴敬琏说,在过去高层论坛上曾讨论过,之所以如此,当时处于21世纪初期,大多数人认为,在过去20世纪进行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基础上,使得人们陶醉于这些成就,觉得没有必要来进行改革。因为要进行改革的话,就要舍弃一些旧的东西,会影响到一部分人的利益。

       

    于是,虽然做出了决定,实际上,它没有很好的执行,出现了改革的停顿。甚至在有些领域出现了倒退。"所谓倒退就是说原来有市场去作用的地方,被政府的作用所代替。"吴敬琏说。

       

    改革的阻力来自三个方面。吴敬琏说,一是,意识形态的阻碍。主要由于国家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由此所带来的意识形态是有深远影响的。由于这套意识形态有延续性,所以很容易在新的征程上继续妨碍改革。

       

    二是,来自既得利益者。这也是最主要的阻力。改革三十多年来,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得到了利益。但是,那种利用体制缺陷,依靠权力获得利益的特殊既得利益者,会变成进一步改革的阻碍。

       

    三是,实际的矛盾和困难。这是在带病的体制下运作多年后积累下来的。

       

    在新的征程上,面对这些阻碍,要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需要攻坚克难。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要克服这些阻碍,要有大的智慧。特别是实际的矛盾和困难,一方面要有很高的专业素养,同时还要有很巧妙的运作艺术。"吴敬琏说。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吴敬琏: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新的历史起点和新的改革征程,现在我们一个总的口号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要说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顾一下我们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历史平台上开始。十八次代表大会以后,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历史平台上开展我们新一轮改革的,所以我们首先需要回忆一下我们二十世纪改革所取得的成就。

  

    今后的改革就是在二十世纪的改革所建筑起来的平台上前进的。所以我们首先需要回顾一下我们二十世纪做了些什么,我们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我们构筑了什么样的一个平台上。

  

    刚才前面讲到1984年,1984年是我们的一个历史起点。1984年的时候,中央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决定”,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了全面的改革。中间经过八十年代后期的一个曲折,到了1992年的十四次代表大会,决定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3年做出了三中全会的决定,1994年又有一轮新的改革,那是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统制经济残留仍旧存在

  

    从1992年、1993年、1994年进行的改革使我们在二十世纪的末期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二十世纪末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就构筑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历史平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就使得我们迎来了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经济的高速度增长。但是二十世纪末期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保留着许多旧体制的遗产。

  

    所谓旧体制,我们通常把它叫做计划经济,实际上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经过计算的做出的资源配置的计划经济,它的特点是保留原来理论上的计划经济的行政手段的干预,准确地说不能叫做计划经济,人人们通常把它叫做统治经济。

  

    在二十世纪末期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框架保留了许多统治经济的遗产,它实际上是一个半市场经济。所谓统治经济的遗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国有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统治地位。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政府对于经济活动有多方面的干预。

  

    这样就抑制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能够起的作用。应该说主流观点是认识到这一点的,我们的经济体制仍然很不完善,还是一个半市场经济,还要继续进行改革。所以在2003年中共中央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一个决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议。这个决定里面说我们的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许多体制性的障碍,所以要进一步推进改革来消除这种障碍。可是这个情况没有按照人们的愿望发展,这个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警惕国家资本主义和权贵资本主义

  

    十八次代表大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了这些情况,根据多数人的意愿,十八次代表大会做出决定要全面深化改革。在这样一个历史平台上,我们要全面的深化改革。从一个半市场半统治的经济向以法制为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转型。这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任务。

  

    这个问题是怎么提出的?这个半市场半统治的经济是一种过渡性的经济。这种过渡性经济的特点就是它既有过去的经济制度的因素,又有未来的经济制度的因素。它有一个此涨彼消,还是此消彼涨的问题。是哪一个因素在成长,哪一个因素在消亡。

  

    于是它就存在两种可能的前途,一种前途就是旧体制的统治经济的遗产逐渐的被消除。政府从它不应该起作用的,主要是微观经济领域退出,去做它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提供公共品。那么经济体制就会逐渐完善起来,就越来越接近于刚才我们所说的以法制为基础的,或者说以法制支撑的现代市场经济制度。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新的因素没有能够得到成长,没有能够得到发扬。而旧的体制的遗产变的越来越强势,就会造成一种情况,把它叫做国家资本主义,或者叫做政府所主导的那么一种经济体制。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