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诸多历史功绩当中,在上世纪80年代初启动改革,在上世纪90年代再度启动改革,是其中浓墨重彩的部分,对中国重新走向繁荣富强,对中国人民摆脱穷困走向富足,居功至伟。
在8月22日邓小平110周年诞辰来临之际,财新记者专访经济学家吴敬琏,谈邓小平与市场经济改革:为什么必须改革?改革面临什么样的压力?诸多挑战是改革带来的还是改革不彻底带来的,最高领导人在历史关头的抉择有多重要?对今天有何启示?
不改革是死路一条
财新记者:您观察、经历和亲身参与了改革的几乎全过程。现在回想一下,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出于哪些考虑,必须要启动改革?
吴敬琏:在“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以后,不但是中国经济濒临崩溃边缘,整个社会也处在溃散的边缘。所以,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认为必须变革。但是,往哪里变革?
不管在新中国建立之前还是之后,中国都把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当成真理,认为它是必须追求的目标。如果还要在这个框架下变革,那就只能修修补补。刚粉碎“四人帮”时,还没有找到根本性变革道路时,确实像陈云说的那样,摸着石头过河。但是,如果要做根本性的变革,只是摸着石头过河,对政策做一些调整,做一些变通性的办法,这是不够的。
我想,邓小平就是比我们所有人都站得高,比党内的许多领导人都站得高,看到了中国的根本问题在哪里。
用他的话来说,中国共产党人是追求社会主义的,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根本没弄清楚,就以为苏联那套东西就是社会主义。吃了很大的亏。怎么办呢?邓小平站得很高,吸收了现代各国发展的经验,又要适应党多年来一直坚持的社会主义,就提出了一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经济层面说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搞市场经济。
1984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一个决议,第一次说清楚了。这个决议的核心一点是,中国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什么是商品经济?其实就是苏联语言中的市场经济。
通过了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以后,邓小平说,我看这回说清楚了。
这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财新记者: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到最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吴敬琏:当中经过曲折。1984年通过这个决议以后,在怎么建立过程中,发生了争论,包括改革派内部也发生了争论。有的主张快一点,有的主张慢一点。
上世纪80年代因为改革进展太慢,于是给寻租活动形成了很大空间。物资分配体制和物资价格的双轨制,使得“官倒”通过倒买倒卖能够从中获利。
当时生产资料、物资是双轨制,一部分是计划调拨的,另外一部分是通过市场的。计划调拨的部分是计划价格,通过市场的是市场价格,在物资紧张的情况下,两个价格就拉得很大。
比如说,钢材价格,市场价格是计划价格的1倍,那么只要有人拿到了计划钢材,拿到市场上去卖,就赚了100%。这就引起社会上极大的反感,把这些人叫做“倒爷”。
“倒爷”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利用其能拿到的计划调拨的资源,用权力去换钱,寻租发财。老百姓其实也知道,他们靠的是权力,所以后来就不叫“倒爷”,叫“官倒”,说明有权力背景。
1989年的政治风波之后,一些反对市场化改革的人得出结论,说1988年的通货膨胀经济风波和1989年的政治风波,都是因为市场化改革的结果。此后出现了三年停滞时期,实际上是恢复了计划经济,一直到1992年。
在1992年以前,党和政府内部主张改革的人已经认识到,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经济和政治问题,都是因为改革推进不力。
邓小平比较有影响的几次谈话,包括1990年末跟中央领导同志谈话,还有1991年初跟上海的领导同志谈话,都讲到了这个要点——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不搞点市场经济,连信息都没有,是自甘落后。
到了1992年南方讲话,邓小平就进一步明确提出,不改革是死路一条。由此也扭转了整个航向,回到了改革的道路上去。
1992年十四大上更加明确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财新记者:1984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终于到1992年明确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吴敬琏:表达更直接。而且在十四大的报告里面,给市场经济做出了明确的定义:所谓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明确了改革目标。
接下来又经过了一年准备,在1993年11月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有50条,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路线图,是总体方案。
从1994年开始,按照50条的总体方案,全面推进改革。
财新记者:整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改革,都是奠基于这份文件。
吴敬琏:对。不管是国内经济,还是对外经济,在这次改革之后,就出现了高速发展的局面。但这个改革还没涉及到产权制度基础。
财新记者:你刚才讲到1989年到1992年三年停滞期。邓小平在1992年决断推进改革,是基于非常强的危机感吗?
吴敬琏:当然是。三年停滞时期,整个经济状况非常不好。国有经济的情况,叫做启而不动。大量产品在仓库里卖不掉。当时不推进改革,采取的办法是大量对国企放贷,结果是启而不动:放了一批贷之后,动了一下,生产了大量产品,又在仓库里卖不掉,然后再来⋯⋯这样就不行了,经济整个状况很糟糕。
产能过剩跟不改革是挂钩的。既不改革,又想维持一定速度,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投放货币。
就经济状况而言,当时的情况跟今天相似,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教训。当然,今天的发展又上了一个台阶,一方面经济实力比当时强,另一方面所面临问题比当时复杂,无论是经济结构和规模都复杂得多。所以处理起来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但有一条,只有改革才能解决问题。
原文出处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