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经济下滑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或许很多人没想到,如此文艺的开场白,出自经济学家郭万达。12月2日下午,就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下滑现状,郭万达欣然接受深圳商报专访。由于深圳在调结构促转型方面先行先试,并在创新领域走在全国前列,郭万达透过深圳商报《前沿观察》(11月4日)推出学者唐杰讲述的“深圳故事”解读中国经济,勾勒了一个关于经济发展的“中国故事”。
郭万达现为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简称CDI)常务副院长、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国家宏观经济与产业政策,城市化与低碳经济研究。他分析认为,从超高速增长回归至“常态”,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事实上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未来“中国故事”如何书写,取决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创新驱动两个重要支点。
经济增速放缓是趋势
进入2014年以来,宏观经济数据基本指向一个事实,即中国经济增速继续放缓。有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不断下行将导致一些风险爆发,甚至有可能引发经济危机。最近,这种担心集中在房地产泡沫破裂、金融和债务风险方面。也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运行仍在合理区间,风险总体可控。
郭万达对此分析指出,经济增速放缓是必然,这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趋势。他罗列19个季度以来的数据指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实际从2010年第一季度已经开始,从12%、11%、10%、8%,直到今年第三季度的7.4%,连续19个季度都在往下走。
与此同时,刚刚公布的10月份企业利润数据也不乐观。10月我国企业盈利增速回落,只有6.7%的增长,同时用电量、货运量、贷款量也在下降。这种情况来看,四季度也将依然延续放缓趋势。
郭万达表示,对于明年,国内外机构纷纷调低中国经济增速预测。国内包括人民银行、中国社科院预测明年增速可能为7%,国家也可能把目标定在7%左右,这是保就业率的底线。国际机构则认为有破7的可能,瑞银预测2015年中国GDP增速为6.8%,2016年或降至6.5%。
“我的看法是,无论从今年以来的表现,还是第四季度以及明年的预测,中国经济增速下滑是必然,这也是经济规律的客观反映。”郭万达指出,中国经济增长下滑有很多因素,一方面由于外部市场不稳定给中国带来影响。同时,国内房地产调控、去产能过剩、去杠杆等系列调控的综合影响正在显现。
不仅中国,从全球范围看,高增长之后的“增速换挡”是一种必然趋势。根据世界银行增长与发展委员会统计,二战后连续25年以上保持7%以上高增长的经济体不到10个国家。世界主要经济体,包括美国、日本、韩国等走过的道路也都说明,国家经济在经历一段高速增长之后,需要有调整期。
将回归“新常态”增长
处于调整期的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多少才合适?是回归“均值”,还是回归“常态”?
“均值”源于美国前财政部长、著名经济学家萨默斯的提法。今年10月,萨默斯与哈佛大学一位教授合著的报告预计,全球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为2%,并且到一定时候,那些历来增长名列前茅的经济体会出现增长滑坡,向全球平均水平靠拢,中国最终也不会幸免。
萨默斯曾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在全球经济领域颇具影响力。他研究认为,大于6%的增长即为超高增长,中国若长期保持当前的增长水平,将是“超乎寻常”的现象,但这种异常增长将难以持续。以亚洲经济体历史发展来看,除台湾保持高速增长30年、韩国29年的特例之外,超过30年的高速增长的经济体几乎没有。而事实上,一般能达到十年的增长已经不易,高速增长过后必将回到增长“均值”——4%。
郭万达对此认为,萨默斯所说的“均值”,类似于中等收入陷阱,但又有不同。目前中等收入陷阱的普遍解释为,有些拉美国家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但“均值”则明确指出增速为4%,超过4%的持续的高增长将不太可能出现。
“这个观点有一定道理,隐含了经济哲学原理,因为任何经济发展不可能只往上走而不回落。”郭万达对记者表示,他部分认同其观点,但“均值”说未免太过悲观。他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将回归新常态。
对于“新常态”,习总书记在今年APEC会议上更明确地做了阐述,其中的一个含义是指经济增长要从“高速”转为“中高速”增长。郭万达对此的解读是,尽管官方并未用“超高速”来形容之前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文中引用的“高速”即指过去10%以上的增长。受金融危机四万亿的刺激,中国经济被人为拔高,由此导致的产能过剩、货币超发、房地产过热等系列后遗症,已经逐一显露。两位数的超高增长并非常态也不可持续,所以习总书记提出“回归新常态”。
郭万达认为,无论是回归“均值”还是回归“常态”,隐含了共通点——有升必有降。其实经济发展自有其规律,任何国家或经济体不可能只有繁荣而没有危机,一直往上走而不回落。只不过要认清,“降”的时候是以哪种方式,是断崖式下跌,还是常规性下降?“纵观2010年一季度至今19个季度的数据,我国GDP增速一直在调整,并没有出现急速下跌,基本属于常规性下调的范畴。”
须谨防断崖式下跌
“经济增速回归时,尤其需要警惕的是‘急刹车’带来的断崖式下跌。” 郭万达表示,新常态本身并不排斥下滑,它实际上就是一种调整,包括调速度、调结构、调动力。
过去中国增长模式的鲜明特点是“高速增长”和“结构失衡”,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高投资”和“强出口”。2009年的四万亿刺激,让原本将回落至7%的增速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