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马洪基金会“献计”我市共享单车规范发展 ----关于规范我市共享单车发展的若干建议

更新时间:2017-08-15

 

                              



一、共享单车的出现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共享经济正渗透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共享单车就是一个典型例证。自2016年10月底摩拜单车率先进入我市以来,全市互联网自行车迅速发展。截至2017年3月底,全市已有7家共享单车企业,包括摩拜、ofo、小蓝单车、小鸣单车、优拜单车等,在深投放车辆约52万辆,注册用户量超900万人,日均使用量达250万人次。共享单车经过不到一年的 “井喷式”发展,已达到空前繁荣的时代,但在表面繁荣的背后,暗藏的隐忧也无处不在。


二、共享单车迅速占领市场的原因

 

(一)城市发展带来的问题为共享单车出现创造了条件。


    城市发展过程中,汽车在城市的使用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主要是场地占用过多、能源消耗浪费、空气环境污染、城市道路拥堵,市民出行成本越来越高,大城市发展中出现了以交通病为主的城市病。在此大背景下,消失了三十多年的自行车借新技术之势突然间再次成为城市交通新方式。

  

(二)自行车交通出行在深圳是一种长期被抑制的出行方式,共享单车大规模出现,从量上支撑和激发了市民自行车出行热情。


    共享单车出现后,深圳市慢行交通分担率较2015年的53%提高至54.1%(共享单车出行分担率为16.2%,其中约一半出行量为轨道/常规公交的接驳出行),共享单车扭转了过去20年慢行交通分担率逐年下降的趋势,加速推进了我市自行车出行的回归和普及,对优化交通出行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共享单车”解决了传统自行车交通出行痛点。


    共享单车的出现,解决了自有自行车容易被盗风险,解决了政府投入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有限、停放难等问题,纵使共享单车随意停放,但却解决了出行起讫点两端自行车接驳问题,同时,共享单车的轻便、高颜值和时尚性也优于政府投入的公共自行车。

 


三、共享单车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车辆持续大规模投放,导致部分区域车辆过度集中,影响了城市公共空间资源和交通设施正常运行。

 

    共享单车大规模投放,挤占了地铁站、公交站、住宅区等地理位置的人行道,以致在人口密集区域造成了车辆堆积现象。清明小长假期间,深圳湾公园被共享单车“攻占”,沿海可供单车通行的观光道一路停满了共享单车,观光道路被单车占了一大半,剩余路面人来人往摩肩接踵。由于车太多,行走受限,有些市民直接踩在单车上爬上观光道旁高出一截的人行道,严重影响了城市公共空间资源和交通设施的正常运行,引发市民纷纷吐槽,媒体频频曝光。

 

(二)车辆乱停放问题突出,需寻求自行车停放规范性和便利性的平衡点。

 

    企业基于市场考虑,短期内难以提供更多配套设施服务,也难以对用户停放行为进行规范、有效管理,而政府对自行车停放设施的规划建设滞后,尤其是对于零散便利的停车空间重视不足,如何寻求自行车停放规范性和便利性的平衡点有待监管者、运营商进行相互讨论。

 

(三)自行车出行需求增长,与自行车路权空间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凸显。


    共享单车持续大规模投放,激发了市民自行车出行的热情,使自行车出行需求不断增长,与此同时,也反映了城市自行车路权空间不足,包括自行车空间过窄、自行车道被其他出行交通占用、缺乏无障碍设计等,两者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凸显,路权问题愈发严重。

 

(四)共享单车在给人们绿色出行带来便利同时,诸多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


    共享单车在发展过程中爆发的安全问题主要有交通安全、资金安全和人身安全问题。交通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汽车、电单车、自行车、人行等多种出行方式同时出现在同一道路上,易诱发交通事故;资金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用户缴纳了大量押金、预付款,而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押金管理制度,一旦企业退出市场,广大用户将面临着资金无法回收的风险;人身安全问题则主要表现为运营商尚未建立健全身份识别系统、自行车质量参差不齐等,用户个人信息易遭泄露的同时也威胁到人身安全。



四、共享单车体现的特点和矛盾

 

(一)特点。


    共享单车的出现一是表明了城市市民中蕴藏着极大的交通需求,城市公共交通还不能满足市民出行需要;二是共享模式表现出超强生命力,可能会拓展到城市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将会是生产方式的革命;三是共享单车是环保节能,充分消耗生物能源,利用人自身力量自我解决交通出行的一种方式。

 

(二)矛盾。


    共享单车高速发展的现象反映出我们城市规划、设施、管理在结构上的落后和矛盾。


1.与道路设施的矛盾

   

    过去在自行车是一座城市主要交通工具的年代,城市道路在汽车道和人行道之间都建设有宽敞自行车道,自行车和汽车分流,人行和自行车也分流。后来汽车高速增长,把自行车道几乎都取消了,深圳在前几年根据锻炼人口的需要,陆续修建了一些城市绿道,供市民骑车健身使用,这些绿道修建的比较窄,几乎只能容纳一辆单车骑行。像现在这样大规模使用自行车,绿道显然是不够的。另外城市公共道路面积里没有预留足够大量单车停放的场地,初期各区政府都投放了部分免费或刷卡租赁自行车,并在路边修建了一些停放卡位,但使用不方便,利用率也不高,针对大规模投放的定位型租赁自行车,卡位式停车显然不具有大规模推广价值,造成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现象。现代城市公共道路的规划和建设几乎都是按照汽车发展的需要设计的,如果改造需要花费时间,代价也会很大。


2.与传统交通工具之间的矛盾


    一是争客流,公交企业按照政府公交都市的要求正在大力推进城市公交微循环,公交微循环线路刚起步就受到共享单车的严重挑战和冲击;二是争路权,高峰时段许多共享单车只能在汽车道上骑行,道路上经常会碰到骑单车人群,开车人要十分小心;第三是与城市管理的矛盾,乱停放,丢失损坏,骑行安全等问题突显;第四是盈利模式存在潜在风险,巨量押金的集资模式可能会有纠纷。

 

                                        


五、未来发展建议

 

(一)政府层面:顶层设计、综合管理、有效监督。


1、制定共享单车押金管理等一系列管理规定及法律规则


    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出台一套规范、科学的管理办法,制定行业标准及准入和退出机制,以此引导企业及市民行为,促使全社会规范使用。

   

    政府应该针对共享单车押金所产生的相关问题,针对企业和消费者的诉求,制定或提请立法部门制定共享单车押金管理的法律规则,给共享单车押金套上“法律笼头”,统一押金的标准、频次(可以一车对几名用户收取押金)、存放方式、退还流程和期限,明确押金性质、企业使用权限和义务,明确消费者维权方式,要求共享单车企业向监管部门按押金的一定比例缴存安全保证金,以应对企业破产、资金断链等支付风险。


    政府还应严格行业准入,健全退出机制。在科学测算全市共享单车需求总量和统计、规划共享单车停车资源基础上,及时控制总量和分批、分区域投放节奏,早日出台监管制度,对企业自管不到位或缺位实施约谈,设立公平及条件严格的准入门坎及退出机制。


2、交通、公安交警、城管、规划等政府相关部门应做好执法工作,充分发挥综合管理、有效监督作用,积极引导共享单车市场健康发展


    交通部门应建立统一的自行车运营监管平台,并接入企业GPS信息数据,通过交通大数据分析自行车使用情况(行驶路径、停放热点),并与交通基础设施信息数据(道路断面、自行车停放区、路段交通量)进行比对分析,为发现和解决自行车交通出行中企业调度、资金监管等主要问题提供数据支撑,对企业的准入和退出提供可靠地依据。


    深圳市交警局与共享单车企业建立信用信息通报机制,设立“深圳交警自行车用户诚信平台”,将自行车用户的文明信息纳入到平台管理中,这样的措施,对协助企业进行用户管理,加强单车使用者的规范意识,都有着重要意义。


    规划部门应重新评估现有公共道路规划,保障不同交通出行方式的平等路权。鉴于自行车需求回归和共享单车需求现状及未来趋向,政府相关部门应重新评估深圳市现有公共道路规划和实施对现有辅道改造和完善工程,对各类违规占道经营和非经营行为实施铁腕治理,让市民出行的基本路权回归。


    城管局应利用道路绿化带零星用地因地制宜设置共享自行车停放点。


3、多渠道挖掘自行车停放资源


    政府可借鉴日本等先进国家自行车停放模式,在密度大的地区建立标准化、自动化、高科技立体停车库。如日本建立立体自行车库,其空间都位于地下,采用全自动设计,只要将自行车放到平台上,按下按钮,自行车就会被存储到地下车库。而需要取车的时候只需要将特定的取车卡在扫描仪上刷一下,自行车就会在半分钟内被自动调出。在一套这样的车库里,小则可以存储几百辆,最大可以存储9400辆自行车。通过建设立体停车库,可解决自行车乱停放及空间不足问题。


    政府也可借鉴国内其他城市经验。北京今年试点鸽式停车模式,在路边停车位对自行车和机动车进行硬隔离,保证自行车、行人安全。


    另外,鼓励企业进一步加强与商业区、住宅区物业等管理主体的谈判与合作,推进非公共区域自行车停放区建设,满足用户自行车停放需求。因地制宜设置停放点,引导市民停放,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从根本上解决乱停乱放等不良现象。


4、增强交通参与者路权意识和优先权意识


    路权是指交通参与者道路使用权,是交通范畴内特定的、由交通法规赋予给交通参与者的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在道路上进行交通活动的一种权利,包括行驶权、通行权、先行权和占用权。政府要通过政策导向和设施设置合理分配路权,通过执法强化路权分配。


    政府还应提高交通参与者优先权意识。主要包括人均道路面积小者优先,即公交优先;对环境影响小者优先,即排污量小的车辆优先;工作紧急程度大者优先,即紧急车辆优先;交通弱者优先,即行人、自行车优先。


5、政府应主动汇聚多方力量,积极建设文明城市


    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不可能完美,共享单车亦然。共享单车应该是绿色出行、促进城市生态文明的荣誉之“花”,其管理如何尽快规范和完善,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有刚需,就不应简单的“一刀切”禁行;要和谐,就应该人性化考虑线路规划的细节。建议尽快出台法律法规,明确共享单车文明出行的奖罚措施,这是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的共同责任。政府只有提高执法力度,以点带面,企业通过“电子围栏”“违反黑名单”等技术手段配合,才能逐步让共享单车“文明出行”常态化。文明,不能仅仅靠自觉,还应靠自律。

 

(二)企业层面:秉持对用户负责原则,增强社会责任感,承担主体责任。

 

1、企业应建立并完善单车定位系统、身份识别系统,保障用户人身安全。


    企业应为所有单车安装GPS定位器,对单车进行实时定位、里程统计、历史轨迹回放等,解决车辆管理和监控方面的头痛问题。同时还应建立身份识别系统,限制不满12周岁用户使用权,避免安全问题发生。


2、企业应严格规范自行车停放


    运营商应设置电子视频停放区域,按指定范围停放车辆;利用APP加强对自行车停放的指引力度;完善相应配套设施,包括人力监控;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根据人流量及使用频率,合理安排单车投放量。


3、自行车厂商应根据行业标准提高自行车质量,增加用户骑行的安全性


    共享单车运营商应对其不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车辆全部收回、销毁,确保使用者的使用安全。同时应从自行车设计、供应链采购、制造、投放等各个环节上保证自行车品质。


4、企业之间应实现良性竞争、合作共赢


    企业之间要实现良性竞争、合作共赢。企业的盈利点和未来长久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融资量、单车投放量,而在于服务。企业自身应增加公益属性,拥有大局观念。

(三)社会层面: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监督管理。

 

1、从使用者、市民的角度出发,成立公共交通关怀协会


    公共交通关怀协会主要是从使用者和人性的角度出发,关注和推动市民使用公共交通的安全、环保、关爱问题,与深圳市城市交通协会相互配合、相互弥补。


2、成立第三方且多元参与的评诂评价评审专业小组


    对现投放企业,特别是投效量大、但使用率低,坏损率高且管理不到位的企业,探索收取公共资源占用费方式和实施行政限量方式,管控企业过度投放,以避免给城市管理和城市文明建设带来诸多问题。

(四)个人层面:提升自身素养,积极主动参与共享单车监督管理。

 

1、市民要做到“自用自管”


    用户违规停放和使用的行为从总体上会降低单车运转效率,从而增加使用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共享单车企业的烧钱是不可持续的,提升了这些企业的成本,最终会提升出行成本。如果要长期稳定的使用共享单车,最经济的方式就是遵守使用规则,提高自我服务能力,善待共享单车,因为这也等于善待自己的出行选择。


2、敢于制止、举报偷盗和故意损坏共享单车行为


    市民如果发现关于共享单车的种种不文明行为,可以随手拍,通过单车APP等渠道举报,运营商应考虑给予一定物质奖励。


六、亟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一)政企合作机制探讨


    政企要联合开展深圳市自行车发展规划研究,共同就深圳市未来自行车供给总量规模、车辆投入机制、管理政策等进行研究、协调,既要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也要改变企业无序竞争的状况。


(二)车辆乱停放问题突出,如何寻求自行车停放的规范性和便利性的平衡点


    企业基于市场考虑,短期内难以提供更多配套设施服务,也难以对用户停放行为进行规范、有效的管理,而政府对自行车停放设施的规划建设滞后,尤其是对于零散便利的停车空间重视不足,如何寻求自行车停放的规范性和便利性的平衡点有待进一步讨论。


(三)政府如何通过政策导向、行政执法和设施设置合理分配路权


    在道路资源紧缺的深圳,政府应通过政策导向、行政执法和设施设置合理分配路权,让深圳回归自行车独立路权。但如何通过政策的导向和设施设置合理分配路权,以及如何通过交警的执法来强化路权的分配,这是下一步必须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四)在共享单车的监督管理中,政府如何提升公众参与度


    共享单车的监管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但政府应如何提升公众参与度,更好地规范共享单车市场的发展,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讨论。


(五)市民素养提升、城市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提升市民自身素养、建设城市文明,是促进共享单车市场健康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没有文明就没有共享,市民应共同维护城市的文明形象。但市民素养提升、城市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六)企业如何提升共享单车管理水平和用户服务能力、保证自行车质量,如何承担更多主体责任


    在共享单车的运营和管理中,企业承担着主体责任。企业应秉持对用户负责原则,自觉提升共享单车管理水平和用户服务能力、保证自行车质量,增强用户黑科技体验感的同时,使共享单车市场健康发展。


(七)如何汇聚力量,成立自行车行业协会


    成立自行车行业协会,对企业实施强有力的监管,规范共享单车市场的发展。


(八)共享单车如何与公共交通(公交、地铁)相互补充、合作共赢


    深圳交通规划是很明确的,地铁做骨架,常规公交做网络,慢行系统做补充。慢行系统,包括自行车和步行,可以有效补充公共交通的发展。


(九)如何实现共享单车的共享与避害

 

    共享单车为城市交通和居民生活带来正面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自行车无序停放、故障率高等问题突出,同时出现了共享单车挤爆深圳湾公园、绿化带被侵占停放故障车等现象。如何实现共享单车的共享与避害需要进一步讨论。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