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马洪智库网上论坛 | 王小鲁:目前中小企业正面临双重困难

更新时间:2020-05-26

      编者按:为了进一步弘扬“马洪精神”,更充分发挥我会民间智库的作用,在深度和广度上发掘我会理事、名誉理事作为中国顶级专家的思想结晶和智慧成果,为新时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把脉问诊,贡献良方,我会决定创办“马洪智库网上论坛”。


      “马洪智库网上论坛”今年第一期的主题是“新冠疫情对中国与世界的影响及对策”。围绕新冠疫情这一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爆发后,其对中国和世界经济、政治、社会的影响进行深度分析,不但为国家各级政府决策提供顶级专家的智慧和方案,而且还回应社会关切,解答公众疑虑,凝聚抗疫共识,形成抗疫成果。


      另外从本期开始,我会今后将不定期推出“马洪智库网上论坛”,每期都高度聚焦当期国内外经济、社会等各个发展领域的某个热点、难点或焦点话题,集中我会理事、名誉理事的顶级智慧,为各级决策建言献策,为社会公众指引解惑。




      摘要:目前中小企业正面临双重困难。第一个困难是,疫情前,中小企业已经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包括营收下降、利润减少、亏损上升。第二个困难是,这次疫情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对中小企业形成了严重的打击。


      如何通过市场化改革和政府改革,消除结构失衡、恢复市场活力、扩大消费需求、形成长期持续发展动力?这是我们必须去面对的一个问题。




      2020年的新冠疫情,给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面对这种时间跨度长、打击范围广的挑战,中小企业该如何应对?


在百度举办的“中小企业如何在疫后迎来发展”圆桌会议上,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马洪基金会名誉理事王小鲁作了题为“中小企业与中国经济”的主题分享。



一、中小企业正面临双重困难


      我今天想讲的题目是“中小企业与中国经济”。


      中小企业在我们国家可以说是经济的大半边天。最近这些年,中小企业的户数、产出、就业人口,都占到了中国经济的绝大部分。


      虽然我们没有一个统一的、全口径的中小企业常规统计数据,但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统计数据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到大中小企业的分布情况。




      近些年来,在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的户数占了98%-99%;中小企业的营业收入,大概占到全部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的55%-66%;中小企业的就业人数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占到全部就业人数的75%左右。


      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中小企业已经是中国经济的大半边天了。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中扮演了特别重要的角色。它们经营方式灵活,对市场的反应非常灵敏,活力十足。总的来说,它们长期以来的经营状况是很好的。


      但最近一个时期,中小企业面临了很多困难,可以说它们现在正面临着双重困难:


      第一个困难是,疫情前,中小企业已经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包括营收下降、利润减少、亏损上升。在我看来,这些问题和我们国家存在的结构失衡是有关系的,也和多方面的体制或政策方面的因素有关系。


      第二个困难是,这次疫情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对中小企业形成了严重的打击。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小企业疫情前的情况。刚才说到中小企业在长期发展中状态良好。但从2016年以后,我们看到了一些不同的情况。


      2016-2018年的数据显示,中小企业的营业收入出现了下降。在这期间,大型企业的营业收入经历了正增长,而中小型企业都有相当程度的负增长。




      国家统计局在2018年曾做过一个统计数据挤水分的工作,挤掉水分后,我们估计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营业收入大概要缩水10%左右。


      由于挤水分的工作主要发生在中小型企业,我们假定大型企业不受影响,那么把这10个百分点分摊到中小型企业就得到一个情况:中小型企业营收下降的速度减缓了,但仍处于下降状态中。


      2018年,企业的营业收入和2016年相比,中型企业营业收入下降了3%,小型企业下降了5.4%,而大型企业是正增长2.5%。


      我们再来看中小工业企业的利润情况。从2016年到2018年,大型企业的利润增长了20%,中型企业下降20%,小型企业下降27%。


      从2016年-2019年,我们看到国有控股企业的营收增长了20%,企业利润增长了39%,企业亏损总额下降了11.7%。可以看到这一期间国有控股企业的经营状况改善了,但出现了另一个问题,私营企业的营收下降了17.6%,利润总额下降了28%以上,亏损总额大幅度上升了104%。


      而在2016年,私营企业的亏损面只有8.8%,也就是说每100家私营企业中只有8.8家是处在亏损状态。同年国有控股企业的亏损面是26.8%,是私营企业的3倍。而到了2019年,国有控股企业亏损面缩小了3%,但私营企业的亏损面扩大了5%,从8.8%上升到了13.6%。


      下面我们再看一下2020年发生的情况。今年以来,由于疫情的影响,几乎所有企业在经营方面都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




      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营收下降了18.7%,利润总额下降了接近40%。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营收都下降了15%-16%;利润总额分别下降了46%和28%;亏损总额都大幅上升,分别上升了63%和50%。


      私营企业的亏损面也在扩大,和2019年一季度相比,私营企业的亏损面从20%上升到了现在的31%以上。


      目前企业还存在很大的问题。第一是疫情的影响还没有完全结束,虽然大部分企业已经复工了,但复工还不等于复产。因为整体上国内需求疲软,很多企业订单不足,有许多企业收不抵支,处于困难状况。


      还有大量出口企业因为国外订单大量取消,面临着更严重的冲击。在这中间,中小企业特别是其中的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恐怕更大。


      原因是第一市场疲软,竞争激烈;其次它们再融资方面相对面临的困难更多;第三它们的税费负担也比较重,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享受不到各种政策优惠,而亏损完全由自己负责。在这种状况下,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可能还是相当严重的。


      我们已经看到,有相当多的小企业在疫情期间关门歇业。而我们知道,我们国家的中小企业贡献了至少60%以上的GDP,至少80%的非农业就业。


      中小企业面临的严重困难,对我们整个国家的就业形势和经济发展构成了很重大的影响。


二、我的三点建议


      因此,我想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帮助中小企业脱困。我讲三点个人的想法:


      第一、近期不要再设置增长目标了


      第一,我们至少在近期内不要再设置增长目标了,把政策重点放在专注改善民生,改善企业营商环境,着眼于长期发展,培育企业长期发展的动力和能力。


      具体来说,我想可以用3句话来概括:


      救助。救助困难企业,帮这些企业渡过难关。


      救济。主要是救济失业人群,特别是失业人群中那些被称为农民工的、没有被城镇社会保障覆盖在内的那些人群。


      他们的生活条件,在失业后会变得很困难。通过救济失业和困难人群,保民生、促消费,同时也就提供了一个靠消费促进经济复苏的动力。




      改革。改革指的就是改革体制中仍然存在的一些弊端,消除发展的障碍。


      具体来说,在财政政策方面,我建议财政政策要转向以企业救助和事业救济为中心,以减收为主来代替增资为主,改变过去那种大规模政府投资拉动经济的传统思维方式。


      因为大规模政府投资,对解决中小企业当前面临的问题来说,可能是远水不解近渴,反而有可能导致更多的无效投资、结构失衡、债务堆积等问题。


      第二是要加大减税降费的力度。我想,增值税的减免政策可以扩大到全部中小微企业,力度扩大一些。


      第三就是在政策方向上,除了有意义的基建项目还要继续进行外,增资主要是要增加以工代赈的支出,增加社会保障、医疗服务、住房服务等公共服务支出,通过保障民生,促进消费,带动经济回升。


      第二、切忌大水漫灌式的货币政策


      在货币政策方面,我想目前恐怕要切忌大水漫灌的政策,防止不加区分的大水漫灌政策导致结构失衡和金融风险。


      信贷的重点要从中长期投资贷款,转向短期的企业扶助贷款,建议由政府贴息或者是政府资助,尽快地在各地建立地方的信贷担保中心,对面临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发放无抵押贴息贷款,帮助企业周转资金。


      第三、改革一些体制机制弊病


      最后是改革,就是改革体制的一些弊病,消除发展障碍。


      这里面我想有几个方面要特别注意:


      一是要打造公平竞争、效率优先、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要一视同仁。


      二是要切实减少政府干预,实现资源配置由市场决定。企业的合法权益应当受到保护,不受侵犯。


      三是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向服务型政府转型,要把服务民生放在优先地位,把维护法律的公正,维护市场的公平放在优先地位。


      四是改变政府支出结构。压缩非必须的行政经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仍然需要,但可有可无的、非必要的政府投资支出应当减少,建立民生优先的、标准公平的、公开透明的支出体系。


      五是尽快地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尽快实现新城镇居民的市民化,让他们能够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享受同等的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服务。


      六是建立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双轨并行的住房体制。


      我们国家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住房制度改革,按照当时的设计,就是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双轨并行。但在后来实行过程中,由于利益导向的影响,商品住房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保障性住房占的比重越来越小。


      这个问题应当及时地纠正,回到商品房和保障房双轨并行这样一个轨道上来,尽早地实现包括新城镇居民在内的居者有其屋。


      七是改革土地制度。开放土地市场,形成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抑制地价、房价虚高。


      我想,通过改革还能促进一大批土地资源形成财富效应,有效地推动居民收入的提高和经济增长。


      总之,通过市场化改革和政府改革,我相信能够起到消除结构失衡、恢复市场活力、扩大消费需求、形成长期持续发展动力这样一个作用。




本文来源《正和岛》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 微信公众号